供应链金融,破解企业信用难题

商银资讯 | www.sinoeex.com发布时间:2018-09-20来源:《经济》杂志、供应链金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升级”,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上升到产业链、供应链,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以如今低迷的实体零售业为例,一家全国连锁性质的大型超市,上游供货商可以达到上万家,且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一般而言,生鲜农副产品、加工类的上游中小供货企业规模较小,由于无法提供有效质押,加上内部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等因素,很难从银行渠道获得资金支持,资金短缺问题一直存在。

  倘若巧用供应链金融,或许能激发新一轮市场潜力。供应链金融能够为上游供应商注入资金,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整体竞争力,其对于激活供应链运转有重要意义。

  供应链金融3.0

  业内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以应收账款为例,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已由2005年的不到3万亿元增加到了2016年的12.6万亿元,11年增长了3.2倍,年均复合增速接近13%。尽管如此,供应链金融在我国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可达15万亿元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表示,供应链金融不是一种“纯金融”,它依托于真实交易背景,基于企业应收应付账款、存货、预付账款等流动资产进行融资,补充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反过来利用金融工具,强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有利于全产业链的相互协作与协调。

  理论上,中小企业的最佳融资对象是银行,但从收益风险配比角度看,由于银行倾向于“牵手”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缺少主流金融机构的覆盖,只能“富贵险中求”,寻找融资成本高的民间借贷,结果使得经营发展再增压力。当下无论从供应链环境下的产业发展态势还是从各项政策来看,开展供应链金融都是大势所趋。

  相较国际供应链金融发展而言,我国供应链金融已经默默走入第三个发展阶段。

  2008-2009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出现变化,进行产业联动,即核心企业运用上下游的供销业务,为自己的上下游提供融资平台。银行融资依旧是核心,资金往来则被默认。

  到了供应链金融3.0阶段,服务平台的搭建颠覆了过往以融资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转为以企业的交易过程为核心。宋华表示,当前我国已形成多个主体参与、多种形式、多种属性、多种组合的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解信用风险难断之忧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新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应用也成为发展新趋势。

  在供应链金融场景方面,一些企业或机构已经有了一些尝试。

  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

  金融机构之所以愿意给此类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一方面依托的是供应链场景下融资需求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来源于经销商收款的保障性,其中数据起到重要的作用。

  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仍是一片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大市场,新的金融模式、新的技术应用都可能彻底启动行业崛起的阀门,或是催生新的风险出现。

  供应链金融风控包括贷前准入授信、贷中放款与贷后预警等方面,主要涉及信息的来源与风控方式。在风控模式中,针对企业的融资业务需要对企业法人和企业主体本身进行资质审核,会涉及央行征信、财务信息、第三方征信数据以及金融机构内部的一些相关数据。

  在这种逻辑下,供应链金融业务会涉及两个不同层面,即基于业务流或信息流管理的物理供应链和基于数据金融服务的金融供应链。

  巨额投入难获产出

  供应链金融蓝海将至。众多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早已争分夺秒,纷纷加速布局,推动市场持续升温。不仅如此,除传统的金融机构外,产业龙头企业、电商平台、保理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等也纷纷跨界供应链金融,各施长技,发挥创新,搭建生态圈。一时间,供应链金融市场呈现多方打擂、白热化竞争态势。

  供应链金融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核心企业对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选择,也是很挑剔的。一般来说,核心企业会综合考虑服务商的股东背景、企业资质、金融科技水平、历史业绩等因素,合作的门槛较高。

  从做生意的角度上讲,供应链金融谈不上是一门好生意,其业务流程复杂,项目琐碎,操作成本高,中间收益低。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方面,供应链金融市场主体跨行业的横向发展,面临业务多样性的挑战,扩展难度大、规模受限制;受助核心企业或单一行业的纵向业务延伸,上下游产业交叉感染风险加剧,需要面对风险集中度过高的问题。

  因此,企业需要新建一套供应链服务系统,涉及人才储备、系统搭建、风控模型设计、吸引资金等方方面面,基础投入至少需要上千万元,从前期立项到最终产生收益,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另外,系统日常运营还会产生维护费用,对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而言也是一项不小的负担,市场开拓并不容易。

  “总体来看,供应链金融还处于传统模式,涉及上游的应收账款、订单、动产融资,下游的在途货物质押等。在传统模式下核心企业为降低自己的资金成本,针对上游会选择尽可能延长账期,针对下游尽早把库存转移出去,进而来降低自己的资金成本。”业内相关人士表示。

  随着主体多元化发展,供应链金融依托于真实的贸易背景,企业实际生产的流通场景,透明度会更高,风险更可控。

  着眼智慧监管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微观金融活动,发展状态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两端是资产和资金,天平的梁是产业供应链信息,而支撑整个天平的底座就是风险管控。”宋华表示,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把握三对关系:共银链、共盈链和共赢链。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微观金融活动,发展状态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两端是资产和资金,天平的梁是产业供应链信息,而支撑整个天平的底座就是风险管控。

  不过难做的好生意还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解决目前的发展难题首先需要解决企业信用传递的问题。与核心企业联系紧密的一级承运商、经销商,往往也是规模较大的企业,融资能力也较强;但与核心企业关系稍远的外围承运商、经销商以中小企业居多,更需要金融的支持。供应链金融“迎难而上”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破解企业信用逐级传导、确权的难题,使得核心企业信用价值可向外传递,让更多外围的中小企业也能够享受到好的金融服务。

  其次需要创新服务下游经销商的融资需求。由于有较强的核心企业的信用做担保,行业针对供应链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做应收账款融资比较成熟。业内人士强调,对下游经销商的应付项目融资同样需要关注。

B2B电商